

-
11-19新華網:西煤機公司科技項目成果顯著
刊登于2020年11月19日新華網11月13日,由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組織的西煤機公司“高性能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fā)”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在北京召開。項目得到了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名譽會長王顯政、工程院院士康紅普、工程院院士王國法等10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的高度評價,一致認為該項目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陜煤集團副總經理尚建選、國家能源集團神東集團副總經理王存飛、中國礦業(yè)大學機電學院院長王忠賓,陜煤集團研究院副院長王蘇健、科技發(fā)展部辦公室副主任趙泓超,西安重裝副總經理李琦、科技信息發(fā)展部部長任躍武,西煤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會武等項目單位相關人員參加鑒定會。楊會武在致辭中表示,此次鑒定會是對高性能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fā)科技成果進行鑒定,更是西煤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我們將以把采煤機打造為“國之重器”,把西煤機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煤機裝備高端制造基地為目標,不斷加快安全、智能、高效的高端煤機裝備的研制與應用,為推動我國煤機裝備制造的發(fā)展和前進持續(xù)貢獻“西煤機力量”。王存飛從項目研發(fā)背景、研制過程、應用情況、意義四個方面對8.8米超大采高智能采煤機使用情況進行了說明。他說,8.8米采煤機除生產能力超大外,其高可靠性也經過了實踐的檢驗,截止11月9日,該采煤機生產原煤1630萬噸,配件消耗僅更換滑靴、鏈輪等易損件。未更換過搖臂、牽引塊等大型部件。根據以往進口采煤機使用情況來看,過煤量達1000萬噸就已經達到搖臂、牽引塊等大型部件傳動系統(tǒng)的設計壽命,需進行更換。8.8米采煤機傳動系統(tǒng)的強度及安全系數遠高于同類進口采煤機。8.8米超大采高智能采煤機的成功研發(fā),標志著我國已經具備研發(fā)制造超大采高、高可靠性智能采煤機的能力,設備的生產能力及可靠性均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項目組從立項背景、主要技術參數、研究內容與創(chuàng)新點、主要技術成果、推廣應用、經濟社會效益六個方面,向專家鑒定組匯報了“高性能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fā)”項目。專家鑒定組認真聽取了項目匯報,詳細審閱了相關資料,經過質詢、討論,最后對“高性能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fā)”項目給予高度的評價。一致認為,該項目在國家能源神東上灣煤礦成功應用,日產最高達6.5萬噸,月產最高達150萬噸,穩(wěn)定可靠運行14個月,單工作面產出煤炭1630萬噸,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鑒定,建議進一步推廣應用。尚建選代表陜煤集團對各位領導和專家,在百忙之中參加智能化采煤機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fā)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各位專家院士,針對我們項目提出很好的指導,從宏觀理論的角度給采煤機創(chuàng)新性研發(fā)的著力點指明了方向,并對采煤機在現場應用過程中遇到的關鍵性問題進行指導,幫助我們采煤機研發(fā)理清了思路。陜煤集團即將要舉辦兩年一次的科技會,我們將從體制機制上和科研的管理上做整體的提升。他希望,在今后工作中,西煤機公司要圍繞行業(yè)要求,加強多方溝通協(xié)調,通力合作,進一步擴大智能化采煤機應用的覆蓋面。(息惠麗 李思遠 黃軍娣)
-
11-19中鐵西安局副總經理王利銘一行來陜煤集團座談交流
11月18日,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副總經理王利銘一行來陜煤集團,就進一步深化合作進行交流座談。陜煤集團副總經理趙福堂,陜煤運銷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楊科生,陜西鐵路物流集團總經理陳世文等參加座談。王利銘首先對陜煤集團近年來給予中鐵西安局的支持表示感謝。隨后,他介紹了中鐵西安局近年來的業(yè)務發(fā)展情況和陜煤集團各板塊的鐵路運量規(guī)模和合作進展。他指出,陜煤集團作為中鐵西安局最大、最可靠的合作伙伴之一,近年來的生產經營工作成效顯著,希望未來雙方能進一步加深合作,在運輸增量、運輸統(tǒng)籌協(xié)調等工作中加大支持力度,共同促進陜煤增運和鐵路增量的雙贏。趙福堂在講話中首先感謝中鐵西安局集團多年來對陜煤銷售運輸和鐵路建設工作的支持。隨后,他介紹了陜煤集團的“十四五”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煤炭鐵路發(fā)運和鐵路物流建設等三方面的情況,并表示,陜煤集團高度重視與西安局的合作,希望中鐵西安局一如既往地支持陜煤集團,在鐵路運輸、項目建設等工作中給予關注和支持,雙方不斷加大合作力度,路企合力,實現共贏。會上,陜煤運銷集團、陜西鐵路物流集團分別就煤炭鐵路發(fā)運進展和規(guī)劃,運輸增量和鐵路項目建設等工作作了介紹。雙方就相關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梁新星)
-
11-18公司景千周獲煤炭行業(yè)技能大師榮譽稱號
近日,從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傳來喜訊,公司員工景千周獲得第七批煤炭行業(yè)技能大師命名。景千周是熱加工分公司一名普通的熱處理技師,他扎根企業(yè)基層崗位17年,不驕不躁,腳踏實地,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勞動者的工匠精神。作為滲碳班班組長,他愛崗敬業(yè)、以身作則,帶領班組完成各項生產任務,確保了生產進度和產品質量。他的工作能力和態(tài)度獲得同事的一致認可,先后獲得公司2015年度“四有模范職工”、 2016-2017年度“先進職工”、 2018年一季度“西煤機工匠” 、2018年度“勞動模范” 、2019年第一季度“質量明星”、 2019年度“西煤機工匠”、重裝集團2015-2017年度“先進個人”、2018-2019年度“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他所帶班組先后獲得公司2016-2017年度“先進班組”、2018年度“先進班組”、2017年度重裝集團“質量先進班組”、西安市工會2017年度“工人先鋒號”等榮譽稱號。他參與的五小項目多次獲得公司獎勵并運用到生產實踐中。近年來,公司高度重視人才培養(yǎng),不斷完善措施,創(chuàng)新機制,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發(fā)揮高技能領軍人才在帶徒傳技方面的積極作用,為技能人才崗位成長成才奠定良好的內外部環(huán)境。(和鵬睿)
-
11-18人民網:我國自主研發(fā)8.8米智能化采煤機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刊登于2020年11月18日人民網11月13日,由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組織的西煤機公司“高性能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fā)”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在北京召開。項目得到了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名譽會長王顯政、工程院院士康紅普、工程院院士王國法等10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的高度評價,一致認為該項目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國家能源集團神東集團副總經理王存飛介紹說,8.8米采煤機除生產能力超大外,其高可靠性也經過了實踐的檢驗,截至11月9日,該采煤機生產原煤1630萬噸,配件消耗僅更換滑靴、鏈輪等易損件,未更換過搖臂、牽引塊等大型部件。同時,其傳動系統(tǒng)的強度及安全系數也遠高于同類進口采煤機。專家鑒定組認為,該項目在國家能源神東上灣煤礦成功應用,日產最高達6.5萬噸,月產最高達150萬噸,穩(wěn)定可靠運行14個月,單工作面產出煤炭1630萬噸,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8.8米超大采高智能采煤機的成功研發(fā),標志著我國已經具備研發(fā)制造超大采高、高可靠性智能采煤機的能力,設備的生產能力及可靠性均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息惠麗 李思遠 黃軍娣)
-
11-18重裝集團董事長李德鎖到工程技術公司調研指導工作
11月17日上午,重裝集團董事長李德鎖到工程技術公司,就加快煤礦智能化重點科技項目研發(fā)等工作進行調研指導。他強調,工程技術公司要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全力以赴確保新的重點科技項目研發(fā)和實施,通過采取跨行業(yè)、跨領域等多種合作方式,成立強有力的項目小組,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分層分級確保重點科技項目的落地實施,為陜煤集團提升煤礦智能化發(fā)展水平做出新貢獻。座談會上,在聽取了工程技術公司關于明年的工作思路和“十四五”發(fā)展規(guī)劃的簡要匯報后,李德鎖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企業(yè)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工程技術公司要堅持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科技自強自立,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重大機遇,站在重裝集團甚至集團公司層面謀劃發(fā)展思路,確保有所建樹。李德鎖要求,工程技術公司要認真總結盤點好2020年工作,安排布置謀劃好明年各項工作以及“十四五”發(fā)展規(guī)劃,進一步開拓思路,大膽創(chuàng)新,既要做到有發(fā)展思路和目標定位,更要做到有具體工作計劃和保障措施。李德鎖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提出的提高“七種能力”勉勵公司班子成員,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既要帶領大家一起定好盤子、理清路子、開對方子,又要做到重要任務親自部署、關鍵環(huán)節(jié)親自把關、落實情況親自督查”的方法開展工作,創(chuàng)新思路,精心謀劃,力爭實現擴大工程技術公司發(fā)展規(guī)模和業(yè)務增量。最后,針對在榆林的“全國煤礦快速掘進現場交流會”參展工作,李德鎖要求,此次參展要充分展示重裝集團先進的裝備技術,在煤礦裝備制造領域為陜煤集團樹立新形象。(楚惠琴)
-
11-18中國能源報:8.8米超大采煤機關鍵技術通過鑒定
刊登于2020年11月23日中國能源報本報訊由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組織的西煤機公司“高性能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fā)”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近日在北京召開。專家組鑒定認為,該項目在國家能源神東上灣煤礦成功應用,日產最高達6.5萬噸,月產最高達150萬噸,穩(wěn)定可靠運行14個月,單工作面產出煤炭1630萬噸,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鑒定,建議進一步推廣應用。據國家能源集團神東集團副總經理王存飛介紹,除了生產能力超大,8.8米采煤機的高可靠性也已經過實踐檢驗。截止11月9日,該采煤機生產原煤1630萬噸,配件消耗僅更換滑靴、鏈輪等易損件,未更換過搖臂、牽引塊等大型部件。從以往使用情況來看,過煤量達到1000萬噸,搖臂、牽引塊等大型部件傳動系統(tǒng)就已達設計壽命,需要進行更換。8.8米采煤機傳動系統(tǒng)的強度及安全系數,遠高于同類進口采煤機。其成功研發(fā),標志著我國已具備研發(fā)制造超大采高、高可靠性智能采煤機的能力,設備生產能力及可靠性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西煤機公司董事長楊會武表示,以把采煤機打造為“國之重器”、把西煤機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煤機裝備高端制造基地為目標,將不斷加快安全、智能、高效的高端煤機裝備的研制與應用,為推動我國煤機裝備制造的發(fā)展和前進持續(xù)貢獻“西煤機力量”。(息惠麗李思遠 黃軍娣)
-
11-18中國能源網: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科技項目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刊登于2020年11月19日中國能源網鑒定會現場11月13日,由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組織的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高性能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fā)”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在北京召開。項目得到了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名譽會長王顯政、工程院院士康紅普、工程院院士王國法等10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的高度評價,一致認為該項目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陜煤集團副總經理尚建選、國家能源集團神東集團副總經理王存飛、中國礦業(yè)大學機電學院院長王忠賓以及陜煤集團研究院、西安重裝制造集團、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等項目單位相關人員參加鑒定會。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會武在致辭中表示,西煤機公司將以把采煤機打造為“國之重器”,把西煤機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煤機裝備高端制造基地為目標,不斷加快安全、智能、高效的高端煤機裝備的研制與應用,為推動我國煤機裝備制造的發(fā)展和前進持續(xù)貢獻“西煤機力量”。王存飛從項目研發(fā)背景、研制過程、應用情況、意義四個方面對8.8米超大采高智能采煤機使用情況進行了說明。他說,8.8米采煤機除生產能力超大外,其高可靠性也經過了實踐的檢驗,截止11月9日,該采煤機生產原煤1630萬噸,配件消耗僅更換滑靴、鏈輪等易損件。未更換過搖臂、牽引塊等大型部件。根據以往進口采煤機使用情況來看,過煤量達1000萬噸就已經達到搖臂、牽引塊等大型部件傳動系統(tǒng)的設計壽命,需進行更換。8.8米采煤機傳動系統(tǒng)的強度及安全系數遠高于同類進口采煤機。8.8米超大采高智能采煤機的成功研發(fā),標志著我國已經具備研發(fā)制造超大采高、高可靠性智能采煤機的能力,設備的生產能力及可靠性均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項目組從立項背景、主要技術參數、研究內容與創(chuàng)新點、主要技術成果、推廣應用、經濟社會效益六個方面,向專家鑒定組匯報了“高性能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fā)”項目。專家鑒定組認真聽取了項目匯報,詳細審閱了相關資料,經過質詢、討論,最后對“高性能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fā)”項目給予高度的評價。一致認為,該項目在國家能源神東上灣煤礦成功應用,日產最高達6.5萬噸,月產最高達150萬噸,穩(wěn)定可靠運行14個月,單工作面產出煤炭1630萬噸,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鑒定,建議進一步推廣應用。尚建選代表陜煤集團對各位領導和專家,在百忙之中參加智能化采煤機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fā)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各位專家院士,針對我們項目提出很好的指導,從宏觀理論的角度給采煤機創(chuàng)新性研發(fā)的著力點指明了方向,并對采煤機在現場應用過程中遇到的關鍵性問題進行指導,幫助我們理清了思路。他要求,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在今后工作中,要圍繞行業(yè)要求,加強多方溝通協(xié)調,通力合作,進一步擴大智能化采煤機應用的覆蓋面。(息惠麗 李思遠 黃軍娣)
-
11-17陜西工人報:西安重裝集團西煤機公司景千周獲煤炭行業(yè)技能大師榮譽稱號
刊登于2020年11月24 日陜西工人報.陜煤一版本報訊 近日,從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傳來喜訊,重裝集團西煤機公司員工景千周獲得第七批煤炭行業(yè)技能大師命名。景千周是重裝集團西煤機熱加工分公司一名普通的熱處理技師,他扎根企業(yè)基層崗位1 7 年,不驕不躁,腳踏實地,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勞動者的工匠精神。作為滲碳班班組長,他愛崗敬業(yè)、以身作則,帶領班組完成各項生產任務,確保了生產進度和產品質量。他的工作能力和態(tài)度獲得同事的一致認可,先后獲得重裝集團西煤機公司勞動模范、重裝集團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他所帶班組先后獲得西煤機公司2 0 1 6 -2 0 1 7 年度“ 先進班組”、2 0 1 8 年度“先進班組”、2 0 1 7 年度重裝集團“質量先進班組”、西安市總工會2 0 1 7 年度“工人先鋒號”等榮譽稱號。他參與的“五小”項目多次獲得重裝集團西煤機公司獎勵并運用到生產實踐中。近年來,重裝集團西煤機公司高度重視人才培養(yǎng),不斷完善措施,創(chuàng)新機制,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發(fā)揮高技能領軍人才在帶徒傳技方面的積極作用,為技能人才崗位成長成才奠定良好的內外部環(huán)境。 (和鵬睿)
-
11-17陜西工人報:西煤機公司科技項目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刊登于2020年11月17日陜西工人報.陜煤二版本報訊11月13日,由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組織的西煤機公司“高性能8 .8 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fā)”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在北京召開。項目得到了由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名譽會長王顯政、工程院院士康紅普、王國法等1 0 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的高度評價,一致認為該項目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陜煤集團副總經理尚建選、國家能源集團神東集團副總經理王存飛、中國礦業(yè)大學機電學院院長王忠賓以及陜煤集團研究院、西安重裝集團、西煤機公司等項目單位相關人員參加鑒定會。西煤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會武在致辭中表示,西煤機公司將以把采煤機打造為“國之重器”,把西煤機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煤機裝備高端制造基地為目標,不斷加快安全、智能、高效的高端煤機裝備的研制與應用,為推動我國煤機裝備制造的發(fā)展和前進持續(xù)貢獻“西煤機力量”。王存飛從項目研發(fā)背景、研制過程、應用情況、意義四個方面對8 .8 米超大采高智能采煤機使用情況進行了說明。他說,8 .8 米采煤機除生產能力超大外,其高可靠性也經過了實踐的檢驗,截至1 1 月9 日,該采煤機生產原煤1 6 3 0萬噸,配件消耗僅更換滑靴、鏈輪等易損件,未更換過搖臂、牽引塊等大型部件,根據以往進口采煤機使用情況來看,過煤量達1 0 0 0 萬噸就已經達到搖臂、牽引塊等大型部件傳動系統(tǒng)的設計壽命,需進行更換。8 .8 米采煤機傳動系統(tǒng)的強度及安全系數遠高于同類進口采煤機。8 .8 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的成功研發(fā),標志著我國已經具備研發(fā)制造超大采高、高可靠性智能化采煤機的能力,設備的生產能力及可靠性均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該項目組從立項背景、主要技術參數、研究內容與創(chuàng)新點、主要技術成果、推廣應用、經濟社會效益六個方面,向專家鑒定組匯報了“高性能8 .8 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fā)”項目。專家鑒定組認真聽取了項目匯報,詳細審閱了相關資料,經過質詢、討論,最終對“高性能8 .8 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fā)”項目給予高度的評價。一致認為,該項目在國家能源神東上灣煤礦成功應用,日產最高達6 .5 萬噸,月產最高達1 5 0 萬噸,穩(wěn)定可靠運行1 4 個月,單工作面產出煤炭1 6 3 0 萬噸,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鑒定,建議進一步推廣應用。尚建選代表陜煤集團對各位領導和專家,在百忙之中參加智能化采煤機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fā)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各位專家院士,針對這個項目提出很好的指導,從宏觀理論的角度給采煤機創(chuàng)新性研發(fā)的著力點指明了方向,并對采煤機在現場應用過程中遇到的關鍵性問題進行指導,幫助我們理清了思路。他要求,西煤機公司在今后工作中,要圍繞行業(yè)要求,加強多方溝通協(xié)調,通力合作,進一步擴大智能化采煤機應用的覆蓋面。 (息惠麗 李思遠 黃軍娣)
-
11-17三秦網:西煤機公司重點項目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刊登于2020年11月19日三秦網近日,陜煤集團西煤機公司高性能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fā)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在北京召開,項目通過行業(yè)內專家鑒定委員會的高度評價,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西煤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會武表示,此次項目成果經眾專家鑒定后,西煤機公司將以把采煤機打造為“國之重器”,不斷加快安全、智能、高效的高端煤機裝備的研制與應用,為推動我國煤機裝備制造的發(fā)展和前進持續(xù)貢獻“西煤機力量”。目前,8.8米采煤機生產原煤1630萬噸,配件消耗僅更換滑靴、鏈輪等易損件,未更換過搖臂、牽引塊等大型部件。根據以往進口采煤機使用情況來看,過煤量達1000萬噸就已經達到搖臂、牽引塊等大型部件傳動系統(tǒng)的設計壽命,需進行更換。8.8米采煤機傳動系統(tǒng)的強度及安全系數遠高于同類進口采煤機,標志著我國已經具備研發(fā)制造超大采高、高可靠性智能采煤機的能力,設備的生產能力及可靠性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息惠麗 李思遠 黃軍娣)